关于化肥的误区-四川曾氏锁事环境集团有限公司

    曾氏锁事


      碧水、蓝天、净土 ,敬自然 、竞未来

      咨询热线: 13608219345
      四川曾氏锁事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
      碧水 、蓝天 、净土 ,敬自然、竞未来

      咨询热线 :13608219345
     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商学园地 >  学习课件
      caseXqBoxCenterLmenu

      关于化肥的误区

      2024.09.03
      阅读:109次

            植物体碳素含量约占体重的45%是干重的占比 ,当植物有生命力时,碳素占比为18%。
       
           我国农业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史,以施肥类型来划分,大致以1980年代为界,80年代以前种植业以施用有机肥为主 ,生产的瓜果稻谷香甜 ,病虫害少且易控制;80年代以后逐渐以化肥为主,农产品逐渐味寡难咽,病虫害频发难控 。究其原因显然与施肥类型导致的植物体营养元素比例变化有关。

           新鲜的植物体必需营养元素含量为氧70% 、碳18%、氢10% 、氮0.3%、磷0.07%、钾0.3%、钙0.3% 、镁0.05% 、硫0.03%,其他微量元素铁、锰 、锌、铜 、硼 、钼 、氯为十万分之几~千万分之几。
           以植物体含量高的六种元素来看 ,其CHO/NPK的比例应控制为98/0.67 ,当生产中施用有机肥为主时能达到上述元素比例,植物生长良好,产品总糖类物质含量高口感好 ,反之以NPK肥为主时,植株碳水化合物合成少 ,生长不良,产品总糖含量低口感不佳,同时细胞壁(膜)发良不良 ,易感病。
           几点建议 :
      1、改变过去植物C、O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CO2的观点,潘瑞炽新版《植物生理学》告诉我们 ,植物的C、O*30%来自于空气中的CO2,另有70%应来自于土壤 。
            土壤矿物质不会供应碳 、氧,土壤供应的碳氧只能来自于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释放的CO2、水溶性CO2、水溶性有机酸等。

      2、改变过去土壤有机质的大作用是改良土壤的观点,建立土壤有机质的一作用是提供植物碳氧必需营养元素的观点 。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或施用足量有机肥时,植物碳水化合物丰富 ,生长好,抗病力强,产品品质好。反之不良。

      3、改变过去“我国农业几十年的增产主要靠化肥"的观点。施用化肥补充养分元素会产生一定的增产作用 ,但化肥更大的增产作用在于其加速土壤原有有机质的分解 、将土壤积累了几千年的有机质分解为多种有机养分释放的结果 ,按微生物C/N比20~25/1测算,施用100斤尿素会分解释放1500~2000斤土壤存量有机质供肥 。所以生产中应以有机肥为主、化肥为辅 。

      4、改变目前生产中“重视NPK肥、无视CHO肥"的观点 ,应将CHO纳入土壤养分范畴管理 。从养分运动轨迹来说,灌水既是施H肥,施用有机肥既是施C肥、氧肥(植物干物质中的C  、O约30%来自于空气,70%来自于土壤) 。

      5、鉴于碳、氧在有机物组成和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,建议*应成立“植物碳氧营养学研究室或研究所",在国内率先开展植物碳氧营养学研究 。

      王志民教授
      2024.8.31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返回顶部

      返回顶部

        XML地图